台湾省即将在2025年迈入「超高龄社会」,随着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,晚年的居住问题也渐渐受到注目。除了在宅老化,或送到一般俗称的养老院,现在还多了一种选择-老人住宅。现今愿意或能够和子女同住的比率有下降的趋势,如果不想成为独居老人,「老人住宅」会是另外一种幸福老化的可能。
老人住宅是什么?
不同于生活无法自理者入住的养护机构,老人住宅就像一般套房公寓,只是入住者大多为可以自理生活的健康长者,也额外提供饮食、生活咨询、安全确认与紧急因应等服务。老人家不但可享有独立的生活空间,也不用担心身体突然发生状况无处求救。对于原本的独居老人来说,更是从走出孤单进入可彼此照应群体生活。
老人住宅分为哪几种?
类别 |
定义 |
实例 |
公立 |
土地及房舍由政府提供,再委託民间相关业务机构经营。 |
阳明老人公寓、朱崙老人公寓、中山老人住宅、颐苑自费安养中心… |
私立 |
企业投资经营的营利单位,通常客层为金字塔顶端的客户。 |
长庚养生村、润福生活新象馆、国宝圣恩休閒养生会馆、悠然山庄… |
住宿费用怎么算?
公立:保证金数万元;单人房月费1万多元。
私立:保证金从25万到1000万不等;单人房月费1万7千元到3万元左右。
日后开始出现照护需求怎么办?
由于入住合约中规定只能限长辈入住,不得让看护陪住,所以当长辈渐渐无法生活自理时,便会转介到合适的养护机构。将长期照护机构纳入,发展为连续型的照顾体系是个理想,但现有的老人住宅大概只能做到以日间照顾为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