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蜕壳之家」—关于减筑
最近常常听到「减筑」,就是将家中不使用的房间改造成精简的空间。对于儿女已经在外成家立业的老龄者来说,此时住宅不需要功能精细划分的房间,如果可以的话,生活的一切所需集中在一楼是最理想的。就房子改造来说,房间数能够减少的话,生活空间也会被聚集在一起,生活将变得更愉快。
儿女们在外成家立业,丈夫也先行离去,一个人住在大宅里的范女士当时77岁。在小孩陆续出生时,房子反复的增建,因此小房间很多,日照难以进入而显得昏暗。平常上二楼也觉得麻烦,只有在孙子来的时候会去打扫而已。
「希望能让一个人住的母亲生活在良好的环境里。」前来咨询的儿子与儿媳妇这么说道。
我当时回答道:「那就减筑吧!」将增建的部分拆除,恢复到新婚时的精简格局。将分开的厨房与起居空间整合为一体,动线缩短移动也变得十分轻松。因为减筑的关系,阳光也能洒入家中,成为十分舒适小巧的家。
二楼只留下一个房间,做为让偶尔来住的孙子使用。而阶梯的阶数也增加,在途中也设置能休息的平台及扶手,让年近80岁的范女士能够安稳的上下阶梯。
让人高兴的是,业主因为改造而变得更有活力。在塬本不方便的家中连出庭院都不肯的范女士,现在为了看先生精心打造的庭园,愿意走出来到阳台看看。果然让人身心愉快的房子,有着令人充满活力的力量啊!
凡事举手可得的家
虽然是为双亲的老后而设置,但也要自己方便使用,我家的厕所就是在这样的考量下设计的。在盖新家的时候,思考到不论双亲谁先离开,都能照顾到使用需求,在家里准备了9 帖的西式房间与4帖半的和室。
现在9 帖的西式房间做为事务所的一部分,4帖半则做为客房使用。但如果有个万一,9 帖可分成「6帖的DK(餐厅和厨房)+洗脸更衣室+浴室」,4帖半则做为寝室,这样就有1LDK(卧房、餐厅和厨房)的格局可以使用。
在那间4帖半的和室旁边设有厕所,将和室拉门推开,马桶就出现啰。我那时认为年纪大了以后厕所离房间近一点比较好,所以才会将其设在和室旁边。使用了18年的感想是:厕所在房间旁边其实也没有想像中那么不干净。现今西式的马桶成为主流,而且抗菌规格也标准化。厂商致力于让打扫更简单,思考如何让免治马桶盖和马桶之间的缝隙能轻松清洁得干干净净,而互相竞争着。我想现在马桶已经变成即使设置在和室的一角也能忍受,这样干净的产品了。
现在的马桶设计让排泄物不会散落各处,木地板也不会变脏;从心理层面分析,一想到厕所在旁边而感到在意,打扫的次数自然增加。因为在意所以使用后随手清洁,因为在旁边感到在意而去打扫,这样一来,就形成清洁的循环。
此外,夏天是细菌繁殖的旺季,这时大概也会在意产生恶臭吧!现在住宅的厕所使用24小时的换气扇,臭气从厕所排出而不会进入室内,若是选择静音、节水的马桶,使用后的声音也不会干扰睡眠。有时当身体不舒服一个人在和室休息时,这时候旁边有厕所就觉得十分感谢,冬天使用厕所不用经过寒冷的走廊,还能减少因温差过大而可能导致心肌梗塞或突然中风的情形。
如果要设计退休居住的家,或许需要事先在卧室的地板下设计个人马桶的给水和排水管。这位于寝室内的第二间厕所做为自己使用,也能维持隐私。这么说来,想着「在旁边有这样一个马桶就轻松啦」的我,塬来已经比自以为的还要老了呢!